2025吴天明青年电影展“首作之上·荣誉推选”正式落幕
9月19日,2025吴天明青年电影展“首作之上・荣誉推选”单元随青年电影之夜落幕。15位青年导演携首部长片亮相,以镜头回应现实、用故事抚慰人心。这场收官不是终点,而是青年创作力量集结奔涌的全新起点。
本届影展在评审机制上实现创新突破,构建起双轮共振、双向赋能的体系。影片经初审后,由终审评审团与观众评审团组成双系统进行打分。终审评审团由著名电影人焦雄屏,著名演员、制片人、出品人梁静,资深营销专家、北京如鱼得水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荣超,知名摄影指导、导演、监制王昱与知名导演郑大圣组成。双系统进行打分既保障了行业权威视角,又充分吸纳大众心声。实践助力环节同样扎实,通过观影问卷、映后交流让主创直面观众真实反馈,同时邀请保利影业李挺伟、济南百丽宫影城董文欣等资深从业者提供 1V1指导,为作品嫁接宣发资源,有效缩短了中小成本影片与影院的最后一公里。
评委会主席焦雄屏对影展给予了真诚赞誉,她表示选片工作尽显用心与品味,大师首作展映中既有《伊万的童年》《四百击》等经典,也挖掘出王家卫《旺角卡门》、黄建新《黑炮事件》等佳作,吴天明《没有航标的河流》与文华公司经典影片的重映更让观众重温时代风貌,整场展映堪称影迷的视觉盛宴。而15部入围作品更带来意外惊喜,其多元化的表达、丰沛的创造力与诚恳的态度,是她多年来在竞赛中少见的高质量水准。评审团成员充分沟通、各抒己见,全力为“遗珠”争取曝光机会。其中《当瓶子转动时》的魔幻现实史诗质感、《在少女花影下》的细腻叙事令人印象深刻,钟镇涛、张艾嘉等资深演员褪去光环的质朴演绎也备受肯定。
影展的星光加持为青年首作注入更多力量。演员刘雅瑟与宋洋受邀担任“首作推荐人”,以资深从业者身份站台支持,参与对话环节分享从影心得,用实际行动注解“首作”精神。李嘉鑫、高至霆与陈雨浓三位青年演员则以“光影助力人”的身份全程陪伴,映前献上真诚推荐,映中与观众同步交流,有效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
最终荣誉评选结果兼具专业认可与大众共鸣。《当瓶子转动时》斩获专业评审・荣誉推选影片与观众・最佳观影体验双项荣誉,其史诗影像诠释生命无常,藏地诗歌与现代视角的融合、白马承载的精神意象成为映后热议焦点。《在少女花影下》的导演张惠斌与演员杨欣分别获得专业评审推选荣誉,影片以岭南视角剥解家庭疮疤,巴赫音乐启发的结构设计与偷窥式镜头语言彰显创作巧思。《二十四味》获评最具市场潜力影片,主演钟镇涛获推选男演员,影片以凉茶为隐喻讲述人生百味,聚焦代际情感与自我和解的主题引发共鸣。《爷爷奶奶那些事》拿下最具艺术价值影片与观众・最具话题共鸣影片,真人真事传递出 AI难以企及的情感力量,主角邓桂英更获“观众最喜爱女性人物”,彰显纪录片拍摄对象的鲜活生命力。
《翠湖》凭借三代人情感创伤修复的真挚故事成为观众最喜爱影片,外公日记催生的创作灵感与固定机位的镜头运用,在映后引发观众强烈情感共鸣。《一百五十秒》导演杨少博获封最期待新人导演,影片以观察式镜头聚焦体操运动员成长,展现非冠军群体的坚持与挣扎。《一息尚存》主演刘裕龙凭密闭空间独角戏摘得观众・最喜爱男演员,影片通过蚂蚁、萤火虫等意象探讨生命与自由,主创自筹资金六年完成的实验性创作令人动容。《不会说话的水怪》获和声创影・后期支持特别荣誉,影片融合潮汕地域文化与青年迷茫主题,手持拍摄的真实质感获认可,后期待优化视听表达。
此外,评审团还特别提及《舞林录》对经典电影语言的勇敢突破,其融合剧情片、纪录片与自媒体的表达形成崭新影像“介面”;《再见萤火虫》以孩童视角展现山林寺庙的灵动与童真,如清风般传递纯净与梦想。扎西青朋、多杰当主《第三个孩子》、燕文薪《如父如母》、朱宇《沃野》等作品也通过映后交流延伸了意义,导演们分享创作契机与现实关怀,观众围绕叙事、人物等展开互动,为作品传播与未来合作打开新可能。
“首作之上”不仅是一场影展的主题,更恰是青年导演创作旅程的写照。这些首部长片见证了创作者在有限条件中开拓的无限可能,既是对当下现实的回应,更是未来影像书写的基石。青年强则中国电影强,愿所有创作者永葆赤诚之心,在光影之路持续前行,我们共期再会,共赴未来光影之约。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娱乐”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转载时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