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娱乐中国>

《最美中轴线》随甘望星打卡北海公园 感受活态历史

时间:2025-10-13

来源:中国网娱乐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最美中轴线》特别直播再度启程,甘望星与北海公园讲解员徐鑫一同漫步北海北岸景区,在烟雨朦胧中解锁皇家园林与古寺建筑的千年密码。从江南意趣的静心斋到威严庄重的西天梵境,从琉璃璀璨的九龙壁到墨香满溢的快雪堂,都让北海北岸的历史肌理与文化韵味在镜头前缓缓铺展。

甘望星首先踏入北岸核心——静心斋,讲解员徐老师随即揭开这座园林的“身世”:它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后,将沿途美景浓缩再造的“北方江南”,乾隆题额“妙理契无为”呼应“无为而治”的执政理念,而“天籁、地籁、人籁”的“三籁合一”,正是“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现。甘望星坐在罨画轩前廊——这处“最佳观景点”透过借景手法将园外琉璃阁屋顶纳入视野,仿佛园林景深被无限拉长,“就像跨越了几百年,和乾隆看同一片景”。


离开静心斋,来到汉传佛教圣地——西天梵境,入口处的“华藏界”琉璃牌楼先让人驻足。它以“四柱七楼”形制成为园内最大琉璃牌楼,正面“华藏界”标志汉传佛教区域,背面“须弥春”指向琼华岛白塔,门洞框住白塔的“框景”设计,让甘望星惊叹“原来逛公园也藏着这么多学问”。园内核心建筑“大慈真如宝殿”堪称明代遗存的“活化石”:主结构全部由金丝楠木建造,不上漆却因木材天然防腐、抗虫特性保存至今,雨天还能闻到楠木的淡淡清香。


走进快雪堂,墨香扑面而来——这里因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石刻,在乾隆时期增建并命名,48方魏晋至元代的书法石刻镶嵌在后院墙壁,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作品俱全,其中《快雪时晴帖》仅28字却被誉为“天下法书第一”,如今这里仍是书法爱好者的“朝圣之地”。殿内地面的方形洞口更藏着古人的“黑科技”——“地龙”供暖系统:地下“蜈蚣道”烧炭后热气循环,堪比现代地暖,“我还以为是藏宝的地方,没想到是冬天取暖用的!”甘望星笑称。院内的“垂花门”也藏着密码:作为乾隆西苑花园的“二门”,双层垂柱如花朵下垂,对应传统四合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礼仪。


这场北海北岸之旅,是一次跨越元明清三代的“文明对话”。每一处建筑、每一块石刻都在诉说历史的厚重。甘望星的沉浸式体验与徐老师的讲解让古迹“活”了起来——静心斋的江南烟雨感、快雪堂的墨香、九龙壁的琉璃光,都让“皇家园林”不再是书本里的名词,而是可以感受其脉搏的活态历史。《最美中轴线》通过这场直播,让北海北岸从“公园景区”变成“文化现场”。未来,节目将继续循着北京中轴线脉络,发掘更多隐藏在建筑细节里的故事,让这条千年轴线承载的文明基因,在年轻观众心中生长,在新时代的传播中永葆生命力。

【责任编辑:李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