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首页>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聚力“职教出海”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展现新作为

2025-07-10 18:10:25.0

来源:中国网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响应“职教出海”新要求,依托卫生健康职教特色和专业优势,创新构建“机制驱动、项目牵引、标准赋能”三位一体国际合作体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健康人才培养提供“中国方案”,不断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一、机制驱动,系统构建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体系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设立学校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将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校院二级管理、校-院-班-寝四级育人机制;完善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国际合作交流顺利开展。

二是构建管理体系。明确分管领导,设立二级学院外事工作小组和外事专员,对接、配合校内校外相关部门做好外事工作;做好职责分工,对标年度目标任务,将任务下划到职能处室、二级学院及师生;定期开展培训,加强外事政策、形势研判、综合事务等方面的学习;做好项目管理,召开工作推进会,保障项目顺利开展。

三是畅通交流渠道。成立学生国际文化交流社团,组建国际语言特色班,为学生海外留学、交换和就业提供有力支撑,累计输送23名优秀毕业生到国海外中资企业就业,145名学生参加线上游学和交换项目,38名学生国外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48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开展交流访问、研修培训、留学进修等。学校成功入选“四川高等教育代表团”,随四川省教育厅出访印尼、老挝开展“魅力四川高等教育展”。

 


二、项目牵引,持续强化国际交流合作拓展

一是拓宽项目合作。构建来华留学教育、培养、海外实习就业一体化服务矩阵。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培养来华学历留学生130余人;与老挝万象协和医院共建海外实习就业基地,首批毕业学历留学生中有6名在老挝中资企业顺利就业,实现“招生-培养-就业”闭环。

二是联通合作桥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余所优质高校和单位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牵头筹建中巴古典医学国际联盟,担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澜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医学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中非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合作朋友圈持续扩容。

三是创新培养模式。探索构建“3334”留学生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服务保障,增强文化交融。留学生撰文“我和中国的故事——《我和盐都有个约定》”在《人民日报》刊载;留学生代表队在首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川职业院校留学生职业技能邀请赛中斩获奖项;回国就业留学生薪资水平显著高于当地培养学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凸显。

三、标准赋能,稳步推进中国职教标准输出

一是聚焦标准输出。充分发挥学校卫生健康专业和资源优势,紧密对接合作国职业教育需求,持续提升标准开发和输出能力,牵头制定老挝国家职业标准4项,立项建设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装备标准开发项目2项、巴基斯坦国家级课程标准项目2项,获评老挝职业标准开发突出建设单位。

二是着力“中文+职业技能”培训。与巴基斯坦高校联合共建“中文+职业技能”海外培训基地,获邀前往老挝万象协和医院开展“中文+手术室护理”专题培训,累计联合国外大学、企业开展“中文+急救技能”“中文+护理技能”系列培训120余人次,推动高质量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是强化特色亮点凝练。向合作国家推广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典型案例2个,典型案例《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推动健康职教国际交流》入选2024年走向世界中国职业教育方案——共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成果优秀案例,持续总结凝练国际交流合作特色亮点,擦亮学校国际职教品牌。(供稿单位: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