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首页>

“刺桐文韵,智创领航”实践队探访泉州华侨革命史馆

2025-07-21 14:36:24.0

来源:中国网

7月9日,福州大学“刺桐文韵,智创领航”实践队的队员们走进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踏上了追寻海外赤子“根、魂、梦”相连、“侨心向党”的初心之旅。

海外赤子,丹心报国

在泉州华侨革命历史专题陈列展厅,队员们通过珍贵实物与影像,深刻感悟了华侨“侨心向党”的赤诚信仰与不朽功勋。 从叶飞将军传递革命精神的背包,到许志猛异国抗日的壮举、李博士血洒战场的牺牲;从庄希泉94岁高龄入党的执着追寻,到梁氏兄弟殊途同归的家国情怀;从陈金山将军解放海南的赫赫战功,到罗浪奏响时代强音的动人篇章都在体现广大海外华侨始终与祖国命运相连,以拳拳赤子之心追随党的旗帜,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倾尽所有。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这份“根、魂、梦”相连的忠诚与奉献,正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跨越山海、凝聚人心的磅礴伟力,是民族复兴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壮丽篇章。

天上人间,庄严宏伟

在叶飞将军专题陈列馆,实践队员们深切感悟这位归侨将领的赤胆忠诚与赫赫功勋。抗日战争中伴随叶飞将军征战的背包,历经烽火传递至女儿手中,成为初心传承的无声见证;珍贵文献与影像记录了他从闽东苏区浴血、新四军抗日到解放厦门战役的卓绝历程,作战手令与军事地图彰显其运筹帷幄的将帅雄才。


展厅光影中,队员们凝视着那染血的弹孔军装与森冷的缉捕令,见证了一场向死而生的精神涅槃。 当三发子弹贯穿躯体,他以碎骨之躯爬行穿越血色长夜;当"击毙匪首"的告示遍贴街巷,"打不死的将军"却在人民怀抱中重铸生命。弹道穿透肺腑的轨迹,化作信仰不灭的刻度;深渊挣扎的血印,刻下忠诚最凛冽的注脚。这惊心动魄的生死劫,让年轻的心灵彻悟:真正的共产党人,正是以"躯体可碎、脊梁不折"的钢铁意志,在绝境中锻造出撑起民族未来的精神丰碑。


叶飞将军从菲律宾侨童成长为共和国上将的人生轨迹,正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四海侨心、引领民族复兴的生动缩影。其“忠于信仰、敢打硬仗、心系桑梓”的精神品格,为新时代青年树立起一座砥砺奋进的精神丰碑,深刻诠释了“侨心向党”的时代强音。

将星故里,教泽长青


青石台阶蜿蜒,实践队踏进叶飞故居,走进将军生命的起点。少年叶飞睡过的硬板旧木床静静倚墙,简朴床榻与赫赫战功形成震撼对话:占石村的青山怀抱里,这张木床孕育的钢铁脊梁,终成撑起民族命运的精神灯塔。这份坚韧更化作对教育的执着坚守——1958年,叶飞在专题讨论筹办福州大学时,提出"要把福州大学办成南方的清华"的宏愿;1962年学校濒临解散之际,他铿锵立誓:"当了裤子也要把福大办起、办好",最终保住这棵教育火种。从硬板床到大学堂,将军用一生诠释着:真正的钢铁脊梁,既能扛起枪杆卫山河,更能擎起教育兴国的千秋大业。

总结

此次侨乡红色溯源行,是淬炼初心的党性教育课,更是青春向党的精神赋能场。 队员们从叶飞将军"侨心向党、铁骨铮铮"的生命史诗中,体悟到"躯体可碎、信仰永铸"的精神海拔。今后要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自身岗位和学习实际,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侨乡故事,传承和弘扬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青春力量。(供稿:福州大学“刺桐文韵,智创领航”实践队)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