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戏台上的“前浪”与“后浪”

发布时间:2020-11-06 07:59:30.0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田云剑


  1920年,鲁迅创作了短篇小说《风波》。人们可能已记不清那风波究竟是什么了,但一定听过小说中九斤老太的那句“一代不如一代”。这句评语指向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代际问题,或者可喻之为“前浪”与“后浪”的关系。

  九斤老太那句话本来就是个讽刺,鲁迅当然是寄希望于下一代的,在更早的《狂人日记》里他就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不过,100年前没有社交媒体,当时的孩子们有什么反馈,我们不得而知;那时候,一个民间的传播载体是戏台,戏台上能听到孩子的声音吗?

  大多数国人熟悉的戏台演的是戏曲,那里头孩子往往是失声的。著名的《赵氏孤儿》和《灰阑记》里都有个对剧情发展很关键的孩子,前者要“搜孤救孤”,后者是生母养母争一个孩子,孩子是全剧冲突的焦点所在。但他们在戏台上连模样都是混沌不清的,只简约成那个抱在怀里的蜡烛包。赵氏孤儿在最后一场戏里倒是长大了,听完程婴的话就去为父报仇了。他的存在好像完全是为了自己的长辈。戏曲中有两部爱情戏胆子比较大,敢于为小辈向长辈请命:《西厢记》和《牡丹亭》里的年轻人最后还都成功了,因为父母没有太顽固,最终接受了妥协。但要是长辈顽固到底呢?这些才子佳人还会有勇气出走吗?

  100多年前,戏台上开始有了变化——话剧来了。西方话剧的冲突一般更尖锐,主题也更多元。1906年,在德国首演的魏德金话剧《春之觉醒》是青春期少年对父母、师长“禁锢”的控诉,但很快被禁演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头号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写了不少从儿子的视角看世界的戏,在《榆树下的欲望》里,父子的冲突激烈到乱伦和杀人的地步。著名的《玩偶之家》为妇女大声疾呼,却忽略了孩子的声音。娜拉终于意识到要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而活,义无反顾摔门而去,竟没想过丢下的三个孩子。这一点中国人很难接受,所以我们一边大张旗鼓学“易卜生主义”,一边悄悄改了他剧中的主要矛盾,把求解放的女性置换成了求解放的儿女。从胡适的《终身大事》(1919年)到曹禺的《雷雨》(1934年)和《家》(1942年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离家出走的都不是妻子,而是孩子。在话剧的戏台上,“后浪”发声说话了,他们憎恨家里掌权的“前浪”,都欲摔门而去寻求独立。这就是代沟问题——现在又被文艺地表述为“前浪与后浪”。

  西方名剧中直接在台上让“前浪”教育“后浪”的例子并不多。《罗密欧与朱丽叶》里好像一直有老人在教训年轻人,但最后是年轻人用血的教训唤醒了老人。西方喜剧里多的是“后浪”直接嘲讽“前浪”,“吝啬鬼”“伪君子”都是输给年轻人的老头子。有个例外是美国非裔剧作家洛伦·汉斯贝瑞的名作《阳光下的葡萄干》(1959年)。一个黑人家庭突然得到大笔保险金,年轻人各有打算,儿子私心最重反被人骗。老奶奶教育孩子们说,人最重要的是尊严。老人说服了大家,实现了全家精神上的大团圆。是不是很像我们熟悉的“前浪教育后浪”?今年,这部作品登上了北京人艺的舞台,导演英达选中这个戏,很可能也是看到了它的现实意义。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出了不少直面代际问题的剧。和中国那些明显我对你错的戏相比,西方戏剧中的代际关系多半要微妙很多。美国家庭剧中儿子与老子的爱与恨总是交织在一起。在密勒的《推销员之死》(1949年)里,威利对儿子恨铁不成钢,儿子也嫌老子没出息,还没太老就饭碗都保不住。更要命的是,大儿子给老子逼急后捅出一个秘密:小时候他曾为升学的事去找出差的爸爸,却撞见他跟妓女在一起,对父亲的幻想顿时破灭,就此开始自暴自弃。威利意识到儿子不成器责任在自己,最后撞车自杀为孩子换一笔保险金,父子的搏斗才算化解。奥尼尔自传体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写在《推销员》之前(1941年),但演出更晚(1956年),也是父母和两个儿子,父子间的冲突也如出一模:老子责怪儿子,儿子反唇相讥,我就是有什么毛病,也都怪你!父亲给儿子留下阴暗记忆这一情节模式受到当时流行的弗洛伊德的影响——其实他的不少理论现在已被证伪;从剧作法的师承来看,老师还是易卜生。《群鬼》中的父亲遗传给儿子的既有身体的病,还有勾引女仆的习性,都是罪恶的渊源——后一点也启发了曹禺写《雷雨》中的代际关系,他让周萍、周冲都爱上了四凤。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学生运动打破了代沟两边的平衡,“后浪”大声向“前浪”喊出了“不”。美国第一部摇滚音乐剧《长发侠》(1968年)毫不留情地代表“后浪”挑战“前浪”。年轻人要按自己的喜好来生活,反对父母按传统给他们安排人生。《长发侠》比《春之觉醒》远更激进,但时运好得多,一下演遍了西方各国,从专业舞台到大中学校,到处都是“花孩子”的摇滚歌声和长发甩动的舞姿,仅百老汇一个剧场就连演了1750场。如今,《长发侠》仍然是美国各地的中学生、大学生常演的剧目,排这个戏已经成了一种怀旧。两年前,上海戏剧学院也演出了该剧。1999年,《春之觉醒》又被做成了音乐剧,当年在西方被禁的这部戏早已不再是异端,音乐舞蹈更给老故事插上了翅膀,大热百老汇。中文版在上海也热演了几轮,颇受欢迎,就要开始全国巡演。

  此后,西方戏台上像《长发侠》这样公然鼓动“后浪”造反的剧少了,出现了一些深入剖析代际问题的心理剧,在细密的人物分析的基础上含蓄地展示出“前浪”对“后浪”的信念。最典型的是英国人彼得·谢弗的《马》(1973年)和《莫扎特之死》(1979年),都拍成了电影,也都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上海人艺演过。两个戏的题材很不一样——都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但思路惊人的一致。一个讲天才神童莫扎特如何被害死的历史疑案,一个是当代少年无端刺瞎六匹马的破案故事。谢弗在这两个不相干的情节里探索一个共同的母题:年少气盛的孩子VS功成名就的长辈。表面上看,《莫扎特之死》中的宫廷乐师萨列利和《马》里的心理医生都是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完全可以俯视学生莫扎特和病人艾伦;但事实上,他们面对着虽有毛病但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对比自己陷于陈规日益僵化的人生,感到的是对自己的怀疑和恐慌。剧中那两个年轻人经历的是悲剧,但两部戏传递给观众的却是“后浪”真可畏,“前浪”也可怜。

  像《马》和《莫扎特之死》那样深刻而又巧妙地反映代际问题的剧作在我们身边似乎很难找,但有一个可贵的例外——过士行编剧的《棋人》。以前我只是从哲理剧的角度来看这部戏:一个关于人类智力探究和情感纠葛的悖论的寓言,中国版的《浮士德》;两个棋人都是精神的强者,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追求的不是浮士德要的外部知识,而是内心的探索,只要蜗居于一间陋室,纵横于方寸之间,就看出了万千宇宙。而最近关于“后浪”的讨论让我突然悟到,原来《棋人》是个探究代际问题的哲理剧。“棋人”既指主人公何云清,一个60岁决定戒棋的无敌棋手;也指15岁的“后浪”棋人——他本是来向何学棋的,但转眼就学成了令何惊悚的对手。全剧的高潮是一场棋盘上的生死大战,终于把少年置于死地。光看这个情节,似乎很像《莫扎特之死》的姊妹篇,但何云清比嫉妒的萨列利境界更高、气度更大,他真心希望能有“后浪”来跟他较量;可少年的母亲不许儿子下棋,何云清只得听从自己的“前浪”同辈——他的前女友,违心地扼杀了一个天才的“后浪”。这是个很中国式的前后浪关系的悲剧,但在剧中并不很像悲剧。最后,少年的灵魂又出现在台上,很可能会被看成他还活着——这就是过士行“禅意戏剧”的妙处。

  戏台上可以用禅意来巧妙地展现前后浪的悲剧,社会上的前后浪关系要怎么处理呢?愿戏剧中的故事多少能给生活一点启示。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