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衣尚中国》第五期呈现“雅韵之美”衣品,内在于心 外在于行

发布时间:2020-12-14 17:47:17.0  来源:北青网    责任编辑:王飞鹏

潮流易逝,风格永存,中国古典文化之美的精髓在于雅,在于韵。《衣尚中国》第五期“雅韵之美”就带领人们从南宋才女的衣橱中,从古人的长裙雅步中,从音乐人张信哲收藏的旗袍中,发现和品味这份简约、清透、朴素、内敛的东方雅致。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的大型服饰文化节目《衣尚中国》正在热播,节目以审美的视角探寻服饰背后的文化,展示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与神采,让观众看得欲罢不能,每一期过后都是“全网催更”。而《衣尚中国》第五期“雅韵之美”也在人们的期待之中播出,不仅展示了中国服饰的典雅风韵,传统礼仪的儒雅风范,还深入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揭示了“雅韵”是衣品,更是人品,关乎情怀与境界,引领观众去发现和创造美,整个节目让人芬芳盈怀,余韵留存。 1 定格历史中的“雅韵”一刻 《衣尚中国》第五期,继续以中国审美意向为主题,从社会思想、民生经济、审美变迁的角度,综合解构服饰文化,并在“历史空间”、“匠心空间”、“创演空间”三个时间维度进行扩展。 主持人李思思在“历史空间”中,手持照相机,寻找、定格中华悠久岁月中的“雅韵”一刻。她的采风第一站受到了当下“国风美少女”的启发,来到了以风雅著称的宋代,现场“开箱”南宋才女黄昇的衣橱。作为当时引领时尚的“南宋一姐”,黄昇的衣服却以素雅为主,多是低饱和度的色调和舒适的色彩,而杨彩钰扮演的南宋黄昇则公布了自己的“穿衣指南”,原来,她着装的颜色借鉴了草木之色,草木凝聚了世间精华,清淡深远,彰显着人的品格和气度。黄昇的衣物看似质朴,但是做工极其考究,衣襟处的缠枝菊花纹样让人联想到“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小更清”的诗句,让人感受到穿衣人冷逸清香的气质。

而李思思的第二站则探寻了陆游和唐婉的风雅爱情,从他们互赠的金钗、玉佩中体会古人对于情感的深远寄托。而“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犹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的悲吟,让观众感受到二人的温婉蕴藉和心意殷切,却也唱尽了“钗头凤”里的无奈辛酸。 李思思的第三站则跟随着苏轼来到了宋朝的雅集上,随风摇曳的竹林、高山流水的琴声、志趣相投的朋友,让人感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由此可见宋人精神已经融入了生活情趣之中,艺术与生活达到了内在的融通。 在这样的丰富多元的历史场景中,主持人李思思的导览如‘穿针引线’一般,把历史生动地引入当下,让服饰回归文化本源,把古典与现代勾连在一起,给观众带来新的灵感和惊喜,把服饰中的“雅韵”自然地呈现出来。 而在“匠心环节”,节目组请来了“惊喜嘉宾”张信哲,情歌王子以服饰收藏家的身份做客《衣尚中国》,为大家讲述了他收藏旗袍的渊源以及旗袍中蕴含的“雅韵之美”;设计师李想则将雅韵服饰中可以融入的色彩构思和新型理念,古今设计的融合用现代化的大秀诠释出来。 2 进入“雅韵”的微观世界 《衣尚中国》把浩瀚的中华文化变成了微观的造型、纹样和故事,让知识变得“可视化”。在本期的“雅韵之美”中,服饰文化专家华梅率先出现在“匠心空间”,在她看来,“雅韵”是中华民族服装的主体风格,构成了一种社会秩序,中国的“雅”是儒雅、谦和、友善、有同理心,而“韵”则是中国艺术最高的层次。 华梅以吴道子的壁画举例,让人们更能够直观感受服饰中的“雅韵”,她形容壁画中的人物是“天衣飞扬、满壁飞动”,而宽袍大袖、长裙雅步、飘然若仙,则是中国传统服饰的突出特征。 深衣长可曳地,为何古人穿起来去走路却平平稳稳,没有绊倒?这其中另有一层智慧,原来,古人在鞋头上做文章,多长的衣袍都可以挡在鞋头后面,而鞋头也因此具备了装饰性和实用性,《衣尚中国》展示了云头履、笏头履的图片,由此可以揣测古人走路时稳重端庄的平和心态。 而华梅还带来了“装束复原团队”复原的战国时期的棉袍,与之相对比的是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的图片,这件衣服的身长一米六,袖子长达一米九五,墓主人的身高则只有一米五,由此,观众们可以理解了“宽袍大袖”为何宽大到可以“张袂成阴”。 而古人的配饰也对应着美德,中国人喜欢玉之温润,如同君子,玉不能折弯,敲起来声音清脆悠长,可以去除心里的杂念,令人不生贪欲、非份之心,君子着装时,玉必不可少。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古已有之,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完善、完整的服装制度。中国人崇尚的“雅韵”并不仅仅是服饰本身,而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修养和学问,是一个人头脑中的思想灵魂。中国的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也不只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有隐藏在衣食住行中的潜移默化、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既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也丰富着全人类的精神世界,通过《衣尚中国》,有更多的人能继承和发扬文化精髓,让俊逸高雅的中华之美成为永恒。 3 旗袍是一幅流动的画 本期的“匠人空间”请来的一位旗袍爱好者让人颇感意外,竟是有着众多经典传唱歌曲的“情歌王子”张信哲,他至今已经收藏了一千多件藏品,举办了“月份牌珍稀画稿与二十世纪时尚潮流展”,那一幅幅月份牌原稿、一件件流光溢彩的古董衣,勾勒出现代服饰的雅韵之美。

张信哲喜欢服饰收藏与自己童年的经历有关,他的外曾祖母很疼爱他,但是在张信哲的印象中,外曾祖母是一个穿着黑色衣服、裹着小脚的小老太太,也不怎么讲话。当她去世以后,家人整理东西时发现了外曾祖母压箱底的婚服和绣花鞋,“我才发现这些东西那么美,那么细致,跟我认识的外曾祖母有那么大的偏差,于是,外曾祖母的这些遗物成为我的第一批收藏,我开始研究中国的织绣与服饰。” 除了外曾祖母构建的缘分之外,张信哲的祖母也是在一年四季穿着不同材质、不同花色的旗袍配着高跟鞋出行,也让张信哲从小就领略到旗袍的优雅。 在张信哲收藏的月份牌中,便可一窥中华女性旗袍的风采与样式流转。月份牌在旧时的功用是广告,画师们绘制画稿,而画中的美女们在当时都是走在时代的尖端,是最时尚的、最具有新想法的人物,月份牌将最流行的服装款式和花色展现出来,大量地张贴,影响到全球的华人女性。

月份牌中的旗袍是城市文化与社会人文的编年史,是穿越了时空的“美”。在《衣尚中国》的舞台上,阿哲也拿出了他的藏品--1928年和1936年的两张月份牌原稿,再配以与画稿上人物服饰对应的旗袍。两张月份牌虽然相隔了8年时间,却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思潮的流转变化,“1928年的月份牌上的旗袍样式是紧身的长马甲,喇叭形的袖子,而到了1936年,在‘自然美’的思潮下,旗袍的样式明显地变得轻、薄而且采用了蕾丝的材质。”

张信哲还特别介绍了一件很特殊的旗袍藏品,这件旗袍不是华丽昂贵的布料做成的,而是简单的蓝布旗袍,他认为蓝布旗袍是知识女性的首选,有着独特的味道,是文艺气质的返璞归真。 在张信哲看来,旗袍是中国现代很特殊的服装品种,世界上没有其它的服装类别,能这么完美地展现女性身体和曲线的美,让人的身体成为了自然流动的画,它仿佛是中国画的意境,笔触停止了但意境却深远,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而主持人李思思通过自己穿旗袍的体验道出了旗袍的内涵美--体现了中国审美的分寸感,多一分则太多,少一分则太少,含而不露,而且给人的形体以一种优雅的约束。

对于旗袍的感情,张信哲用自己的一首歌来形容--“爱就一个字”,而他表达爱的方式不仅仅是收藏,更是要研究和分享,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旗袍高贵端庄,婉约含蓄的文化表征。情歌王子的“旗袍情结”就这样把传统和当下联系在一起,把继承和创新连在一起,把经典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观众从服饰中看到了更深的意义与内涵。 4 “雅韵”的审美熏陶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中华民族自古重视涵养与修为,《衣尚中国》由清代绿纱平金绣孔雀羽博古纹中提取了博古纹纹样,上面有插着梅竹的花瓶、香炉、书卷等文人喜爱的案头珍玩、祥瑞古雅之物,寓意着清洁高雅,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是实实在在带着雅韵的东方美学。 而观众还可以通过二维码进入互动小程序,按自己的喜好重新设计纹样,并定制相关的文创产品,全民创意共同激发美的创造,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传承。 在这期节目中,范迪安作为审美解读人说出了他对于“雅韵”的见解,“在中国的服饰文化中,雅不仅指代端庄、中正、含蓄的内在品格,也关涉着丰富的形式韵味,象征着风格内容和形式的审美。” 真正的美是谦逊的,雅韵的审美品质对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的熏陶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喜欢用“新中式”来装饰自己的家庭,也乐于穿新中装,“雅韵”这个独特的审美时尚正和美学价值正在一代代传承。 在“创演空间”环节,华服雅韵伴着张信哲的歌声出现,在《衣尚中国》的舞台上呈现着美学元素的再创造。设计师李想阐述了他的设计思想:“雅而中正是不偏不倚的一种美,是自信的美,传统的角度来说,雅是淡的颜色,而在创演环节,我们会用亮色、珠片、大的颜色的撞色来体现雅韵,恰到好处、对了的东西就是雅。”

将传统进行创新,将古意进行活化,《衣尚中国》带领观众在自然中见淳美,于朴拙中见太平,它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独特的审美视角,更是其饱含的一颗诗心与看待万物的深情。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