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指尖蓝·匠承千年梦 | Taotaocici夫妇新作《扎染》非遗焕新生
发布时间:2025-07-03 11:32:09.0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夏岩
近日,著名舞蹈艺术家杨文韬(Taotao)与张灿(Cici)夫妇及其团队推出非遗主题新作《扎染》,凭借极具创意的肢体语言,完整还原了扎染工艺从“扎结”到“浸染”的全过程。
从《囍》到《扎染》:文化创新者的责任担当
曾凭现象级舞蹈作品《囍》感动亿万网友的Taotaocici夫妇,此次将艺术视角聚焦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不同于以往的情感叙事,《扎染》不仅延续了他们标志性的情感张力和结构深度,更以舞蹈语汇首次完整呈现一项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开创性地实现了非遗与舞蹈的深度融合。
以舞传艺:身体即语言,工艺即意境
作品最令人赞叹之处,在于其精准捕捉扎染工艺的核心意象,并以艺术化的舞蹈语言进行生动演绎。开篇双人舞的“扎结”段落中,两位舞者的配合恰似双手在布料上系紧绳结;而“浸染”段落,则由女舞者以流畅的波浪式动作,形象呈现染料在布匹上自然晕染的过程——衣袂翻飞间,仿佛靛蓝之花在布面悄然盛放。
“我们特意研究了扎染的传统流程,”杨文韬分享道,“舞蹈里我把Cici抛向空中、再缓缓落地的动作,象征着扎结完成后落入染缸的瞬间。” 这一将工艺细节转化为肢体语言的创作方式,既保留了非遗的原生魅力,又赋予其崭新的艺术表达。
非遗焕新生:一群人的当代表达与文化坚守
“扎染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生活的美学。”张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舞蹈让年轻人看到,传统也可以很‘潮’。”
为此,团队在编排中巧妙融合街舞的律动与现代舞的空间感,使古老的扎染技艺焕发出时尚而自由的当代气息。作品上线后,不少年轻观众留言表示:“看完视频立刻想去体验这门手艺!”、“原来扎染可以这么美、这么酷。”这正是Taotaocici夫妇创作《扎染》的初衷——用当代艺术语言唤醒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
整个创作过程亦是一场深度的非遗研学之旅。团队专程前往云南周城,深入扎染作坊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工艺要点,并将现场观察所得转化为舞蹈动作。排练厅中,常可见舞者们为一个“浸染”动作反复演练至深夜,只为在舞台上精准还原染料晕染的自然状态。
结语:让非遗在舞台上“活起来”
《扎染》的成功,让我们再次看到传统文化在当代表达中的巨大潜力。Taotaocici夫妇用身体作画、以舞为媒,将千年技艺注入当代舞台,让非遗真正“活”了起来。
这种“活态传承”的创新实践,不仅为非遗保护注入新动能,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开辟出全新路径,展现出中国艺术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无限可能与文化自信。
据悉,《扎染》将陆续登陆多个国内卫视及国际艺术节舞台,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